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合同章财务章需要备案吗 公司合同章可以交给财务代账公司吗? 合同章财务章需要盖几个

一、公司合同章可以交给财务代账公司吗?

不可以,公司合同章应由公司自已保管,由于一旦在合同上盖章,公司就要为该合同承担职责,交给公司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保管公司的风险很大,一旦有人恶意使用该合同章,以公司名义签订对公司极为不利的合同,公司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合同章一定安妥为保管和使用。

二、公司公章合同章可以借给别人用吗?

公章和法人章不行,启用前必须通过公安备案,要刻新的就必须销毁旧的;财务章、发票章根据业务需要经税务批准后可以,然而印文必须有编号做区别,如XX公司财务专用章(1)、XX公司发票专用章(2);合同专用章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刻制,但同样要有编号区别,公安备案后即可启用。

三、公司盖了合同章能撤回吗?

通常情况下,只要合同内容部不违背民族法律法规的禁止性限定、两方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本领、且系自愿签订的,则合同在两方签字、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有重大误解或是合同订立是显失公平的是可以撤销的。

四、签合同,盖了公司公章,没盖公司合同章可以吗?

劳动合同作为一份合法文件,缔结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效的法律合约,它不仅能够使得这种关系合法,也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对雇主的一些难题带来好的解决技巧,消除一些用工顾虑。对于劳动合同很多人不清楚盖章是怎样的,比如劳动合同可以盖合同章吗?劳动者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一般应加盖公司公章,人事部门是专门主管人事合同的签订履行的,因此加盖人事章也应该认定为是有效的。法律规定是签字、盖章,有其一就可以,如果是签字应是法定代表人的签字,经法定代表人授权的其他人签字也有效。劳动合同盖用人单位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具有一样的法律效力,通常规模大的用人单位有合同专用章,规模小的用人单位没有专门设定合同专用章。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签订后,签字盖章后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五、签劳动合同时可以采用电子签名吗?

当然可以,电子劳动合同是有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明确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由此可见,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包含多种可有形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而非仅限纸质形式一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电子劳动合同即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属于电子证据。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由于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因此,只要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约定同意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等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的数据电文的真诚性标准以及可靠的电子签名要求和效力,该份电子劳动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根据2020年3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难题的函》(人社厅函〔2020〕33号)也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六、装修公司合同章有编号代码吗?

合同章一般没有编码,公章才会有

七、劳动合同可以带公司logo吗?

可以加,公司LOGO对合同成立生效不产生任何法律影响,它只是个广告标识而已。就好比合同文字用四号字体还是五号字体对合同成立生效不产生任何法律影响一个道理。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八、挂靠公司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挂靠公司是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挂靠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第三方或者其他企业知道你是这个公司的人员,由于没有从业资质才使用挂靠的方式进行从事一些业务。

因此为了表明自己是某家企业的人员,一般也是通过劳动合同向其他人公司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因此一般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都会签订一个劳动合同。

九、在职证明可以盖合同章吗?

一个人的在职证明加盖合同章,是无效的的证明;在职证明应加盖单位公章方可有效;一个人的在职证明,是证明这个人在本单位职业的证明,其内容包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个人学历、有何特长、什么时候进厂职业、职业工种、在单位期间受到何种奖励和处罚、工资待遇等内容。

十、公司劳动合同可以外泄吗?

一般来说,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不是商业秘密,给别人看劳动合同文本,本身不存在泄露商业秘密的难题。

然而,你拿到这个文本,估计是在入职后,那么如果单位有规章制度规定不得将包括劳动合同文本在内的文件给外人看(包括将要入职的人),你就不能给外人看,否则可能涉及违反单位规章制度难题。特别是将要入职的人,大家以后可能会做同事,说不定哪天单位就会知道,给你自己找麻烦。

如果是对劳动合同文本有疑问想咨询一下专业意见,找个外部专业人士咨询一下就可以了。不建议和准同事之间进行交流,他们未必比你懂,这种交流没有何大的意义还会给你惹事,慎重!